本文目录一览:

中草药名方:天麻钩藤饮的功效与作用

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;羚角钩藤汤凉肝息风,增液舒筋。二者均有平息肝风的功效。

天麻钩藤饮,中医方剂名。为治风剂,具有平肝熄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之功效。主治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证。头痛,眩晕,失眠多梦,或口苦面红,舌红苔黄,脉弦或数。

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功效,主治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征。星蒌承气汤具有化痰通里攻下功效,主治痰热互结证,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功效。桃红四物汤具有养血、活血功效。

从实验结果看来,天麻钩藤饮既有降压作用,又有调节高级神经活动的作用,这为本方用于某些类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提供了部分药理理论基础。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平肝,潜阳熄风。

天麻钩藤饮是由天麻、钩藤、黄芩、赤芍、当归、柴胡、白芍、甘草等组成的方剂。它主要用于治疗由肝郁气滞所致的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健忘、心悸等症状。

天麻钩藤饮组方

滁菊花、鲜生地黄、生白芍、京川贝、淡竹茹、茯神木和生甘草。 ⒉ 天麻钩藤饮组成包括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山栀、黄芩、川牛膝、杜仲、益母草、桑寄生、夜交藤和茯苓。

羚角钩藤汤由羚羊角、钩藤、杭菊花、生白芍、生地黄、桑叶、竹茹、川贝母、川芎、白芷、茯苓、生甘草组成,天麻钩藤饮由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栀子、黄芩、杜仲、桑寄生、怀牛膝、益母草、夜交藤、茯神组成。

组成:天麻9克、钩藤(后下)12克、生石决明(先煎)18克、山栀9克、黄芩9克、川牛膝12克、杜仲9克、益母草9克、桑寄生9克、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。水煎服。

天麻钩藤饮的配方1 【方剂名】天麻钩藤饮,出自《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》【组成】天麻9g 钩藤12g(后下)石决明18g(先煎)栀子黄芩各9g 川牛膝12g杜仲益母革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 【用法】水煎,分2~3次服。

天麻钩藤饮配伍牛膝意在

1、方中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平肝息风,山栀、黄芩清泻肝热;益母草活血利水;牛膝引血下行,配合桑寄生、杜仲能补益肝肾,夜交藤、茯神安神定志。共奏平肝息风、清热活血、补益肝肾之效。

2、【方论】方中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平肝熄风;山栀,黄芩清肝泻火;杜仲、桑寄生补益肝肾;夜交藤、朱茯神养心安神;益母草活血利水;牛膝活血通络,引血下行。诸药合用,共成清热平肝,潜阳熄风之效。

3、天麻钩藤饮记载于《杂病证治新义》,其组成为天麻9g、钩藤(后下)12g、石决明(先煎)18g、栀子9g、黄芩9g、川牛膝12g、杜仲9g、益母草9g、桑寄生9g、夜交藤9g、朱茯神9g,具有平肝熄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之功效。

天麻钩藤饮的歌诀

天麻钩藤饮速记口诀是天麻钩藤饮,石决明杜仲;牛膝桑寄生,栀子黄芩益;母草茯神夜,交安神宁定。天麻:性平,味甘,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,为方中君药。钩藤:性凉,味甘,具有清热平肝的作用,为方中臣药。

天麻钩藤益母桑,栀芩清热决潜阳,杜仲牛膝益肾损,茯神夜交安神良。

意见建议: [组成] 天麻10 钩藤12(后下) 石决明18(先煎) 栀子9 黄芩9 川牛膝12 杜仲9 益母草9 桑寄生9 夜交藤9 茯神9 [功用] 平肝熄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。 [主治] 肝阳偏亢,肝风上扰证。

天麻钩藤饮应该怎么熬

1、克天麻用生姜100克。生姜捣烂熬汁,过滤去渣,将姜汁加入天麻润透,后蒸至无白心,取出捶扁,晒八九成干,再闷软后刨或切片晒干可也。

2、用法:先煎前3味药,放入3茶盅水,熬30分钟,从火上拿下来,稍停再加入黄芩,煎5分钟即成,每天早晚各服1次。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,没有其他副作用。

3、天麻与他药共煎会因热而失去镇静镇痛的有效成分。所以,天麻最好先用少量清水润透,待软化后切成薄片,晾干或晒干研末,用煎好的汤药冲服,或研末入丸、散服用。

天麻钩藤饮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

1、羚角钩藤汤由羚羊角、钩藤、杭菊花、生白芍、生地黄、桑叶、竹茹、川贝母、川芎、白芷、茯苓、生甘草组成,天麻钩藤饮由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栀子、黄芩、杜仲、桑寄生、怀牛膝、益母草、夜交藤、茯神组成。

2、滁菊花、鲜生地黄、生白芍、京川贝、淡竹茹、茯神木和生甘草。 ⒉ 天麻钩藤饮组成包括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山栀、黄芩、川牛膝、杜仲、益母草、桑寄生、夜交藤和茯苓。

3、天麻钩藤饮记载于《杂病证治新义》,其组成为天麻9g、钩藤(后下)12g、石决明(先煎)18g、栀子9g、黄芩9g、川牛膝12g、杜仲9g、益母草9g、桑寄生9g、夜交藤9g、朱茯神9g,具有平肝熄风,清热活血,补益肝肾之功效。

4、组成:天麻9克、钩藤(后下)12克、生石决明(先煎)18克、山栀9克、黄芩9克、川牛膝12克、杜仲9克、益母草9克、桑寄生9克、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。水煎服。

5、天麻钩藤饮组成:天麻,钩藤,石决明,山栀,黄芩,川牛膝,杜仲,益母草,桑寄生,夜交藤,朱茯神。注意此方石决明先煎、钩藤后下。

6、[组成]当归(酒拌)10g、川芎5g、白芍药8g、熟地黄(酒拌)15g、人参3g、白术(炒)10g、茯苓8g、炙甘草5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