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
治皮肤瘙痒秘方_治皮肤瘙痒秘方有哪些

1、荆芥治疗皮肤瘙痒偏方 荆芥为唇形科草本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,有祛风破结、散瘀止痒的功效。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瘙痒,或伴有风疹,皮肤可见有条索样的抓痕,血痂,或有恶寒发热、头痛等症状。

2、家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些花露水、风油精、艾草膏、万金油等常见药物,这些外用药,对于蚊虫叮咬以及皮肤炎症所引起的瘙痒疼痛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,因此在瘙痒发作时,可以应急使用,当然每种产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。

3、葱止皮肤瘙痒2偏方 方①:将鲜大葱叶剥开,用葱叶内侧擦拭红肿痒处。反复擦几遍,症状即可得到缓解。方②:痒时用葱白先擦患部,及时止痒,再吃4~6个桂圆肉,每日1~2次。连续两三天即可治愈。

4、银花枇杷饮 配方:准备十克鲜金银花、四个鲜枇杷。制法:先把枇杷洗净,切开去核,捣烂,放入金银花,用开水冲泡。功效:服用银花枇杷饮可以疏风散热止痒,非常适合皮肤出现瘙痒的患者进行服用。

地肤子功效与作用

地肤子的药用功效中国中医理论认为,地肤子的主要功效作用是:清热利湿,祛风止痒。常用于小便不利,淋沥涩痛,白浊尿混,湿热带下,皮肤瘙痒等。地肤子的临床应用与组方1.用于热淋。常配伍木通、瞿麦等,如地肤子汤。

(1)清热解毒:地肤苗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可治疗赤白痢疾、泄泻、热淋、风疹、淋病等。(2)利尿通淋:地肤子有清湿热、利尿的功效,主治尿痛、尿急、小便不利、荨麻疹;外用可治皮癣及阴囊湿疹等病。

地肤可以利小便,清湿热,治疗小便不利,疝气,疮毒,淋病,风疹,疥癣等疾病。地肤子可食用 地肤也可以吃,主要是吃它的嫩茎叶,用沸水焯后凉拌、炒食或做馅。地肤炒肉就是一道鲜嫩可口的菜。

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:地肤子的药用价值:地肤子可以利小便,清湿热,治疗小便不利,疝气,疮毒,淋病,风疹,疥癣等疾病。地肤子可食用:地肤也可以吃,主要是吃它的嫩茎叶,用沸水焯后凉拌、炒食或做馅。

皮肤瘙痒的偏方大全

药浴小偏方 可以使用晒干的冬瓜皮煎水后沐浴,同时还可以将冬瓜皮贴于皮肤瘙痒处进行止痒。

取少许芦荟胶均匀涂抹在患处,但不要大面积涂抹,更不要睡觉时还留在皮肤上。芦荟胶具有修复皮肤细胞、消炎杀菌的作用。适量使用芦荟胶可以缓解皮肤干燥、蚊虫叮咬以及湿疹所引起的瘙痒不适。

葱止皮肤瘙痒2偏方 方①:将鲜大葱叶剥开,用葱叶内侧擦拭红肿痒处。反复擦几遍,症状即可得到缓解。方②:痒时用葱白先擦患部,及时止痒,再吃4~6个桂圆肉,每日1~2次。连续两三天即可治愈。

荨麻疹,瘙痒剧烈?3味中药,疏风止痒,有效解决瘙痒

功效:疏风散寒,祛风止痒。适用于风寒外袭型荨麻疹,疹色淡红或白,吹风受寒加重,自觉恶风恶寒者。 药方9 组方:夜交藤200克,苍耳子、刺蒺藜各100克,白鲜皮、蛇床子各50克,蝉蜕20克。

僵蚕 祛风定惊,用于皮肤瘙痒,惊风。蝉蜕 散风除热,透疹止痒。

【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3次。 【出处】董守田方。 中药方剂(四) 【辨证】感受风邪,郁于肌肤,营血不和。 【治法】祛风止痒。 【方名】抗荨麻疹散。

用法:将上述药物研碎,加水浸泡煎煮,滤取药汁,倒入盆内待温浸浴,每次20~30分钟,每日1次。功效:清热燥湿、散风解毒、透疹止痒,主治风湿热型荨麻疹。

不用惊讶,待会我介绍的三个药也没有明确的止痒效果,但是一起合用却能止痒。中医认为 白色主寒,故风团色白;风性瘙痒,故皮肤瘙痒;寒性阴冷,故皮损得热则减,遇寒则加重 。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药物。

有热者用清热宽胸汤,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,脾虚用胃苓汤,人参健脾丸,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等治之。治疗急性寻麻的西药 氯雷他定糖浆,主要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,也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、瘙痒性皮肤病。